在线报名

姓名:

电话:

场地选择:

驾照类型:


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舌尖上的中国》之宁波水磨年糕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中国宁波网 更新时间:2012-5-24 9:16:00 浏览:3963次

[摘要]

    本月中旬在央视开播的一部美食主题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虽在深夜播放,却风靡全国。每个人的舌尖都是一个故乡,宁波人也看到了故乡。这部纪录片在第二集中,用7分钟的篇幅介绍“宁波水磨年糕”,细致地表现了旧时手工制作年糕的技艺。

  宁波水磨年糕取景象山新桥井头村

  现在手工制作年糕已经很少见到了,那么《舌尖上的中国》中“宁波水磨年糕”到底是在哪里拍的?

  “舌尖上的中国播出前的日子”博客显示,宁波制作年糕的场景拍摄自象山县新桥镇井头村。许多宁波人好奇,这部片子为什么选了这个海边的小村子拍,而不是去做年糕名气更响的慈城?

  记者辗转找到了当时参与了纪录片这部分拍摄的欧慎,他是宁波的一名设计师。片中制作年糕的主人公顾圣在、欧秋霞是他的外公外婆。他向记者介绍了片子拍摄的一些幕后故事。

  三年前,以报道中国传统民间文化著称的台湾《汉声》杂志就曾出版过一本专门介绍宁波年糕的书,作者走访了宁波地区的百姓人家及新加坡、美国和澳洲等地的“阿拉宁波人”,完整地呈现了宁波年糕加工过程。

  “这里面有一个点就是在我外婆家,记录过这里做年糕的技艺。”欧慎说,央视节目组在筹拍时看到了这个材料,也就再次找到了他外婆家。

  之所以没有去慈城拍摄,欧慎猜测:“这或许与这部纪录片的表现内容有关,《舌尖上的中国》是想还原本真的生活样态,而慈城的手工制作年糕目前多是为游客展示,与纪录片风格不一致。”

    为拍纪录片顾家一家人四世同堂

  “正月里来马灯跑,阿姆阿婶捞年糕;捞出年糕老鼠咬,该份人家不张毛。”如今,这些童谣所描绘的生活场景已在宁波消逝。事实上,顾家老人也很久没有手工做年糕了。

  曾撰写有专著《慈城年糕的文化记忆》的作家王静把这些童谣收集在自己的书中,她说她对年糕充满感情,毕竟她小时候吃的都是自家做的年糕。但是“现在除了山里头或许几户人家还有手工做年糕,应该不多了。”

  欧慎说,他外公顾圣在今年78岁了,可以说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的。他从小是吃家里做的年糕,但是毕竟时代的变迁,外公外婆早就不做年糕了。这次也是为了配合纪录片的拍摄,才重新把制作年糕的工具拿出来,他外公、外婆、阿姨……全家人一起做,做年糕是一件很隆重的事。

  “纪录片摄制组去年上半年来踩过点,正式拍摄是10月份,前后共拍摄了3天。”欧慎说。

  “晚稻成熟以后,就到了宁波人做年糕的时候了。”纪录片以这样温软的语调开始了讲述宁波年糕的故事。

  泡米、磨粉、蒸粉、搡捣……顾圣在、欧秋霞老人这回做了10多公斤的年糕,对拍摄是足够了,但最令他们开心的是,全家二十几个人,因为这部纪录片,得以四世同堂相聚在一起。“外公外婆那几天特别高兴。”欧慎说。

  据了解,《舌尖上的中国》从去年3月开始大规模拍摄,是国内第一次使用高清设备拍摄的大型美食类纪录片。拍摄宁波部分的是导演胡迎迎,她是原中央电视台《美术星空》编导、《人物》编导、《赢在中国》导演、《电影三十年》总编导。宁波部分的镜头除象山外,在慈城走马楼也有取景。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 文章正在添加中
  • 文章正在添加中
  • 文章正在添加中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 (前200个字符有效,您的评论在管理员审核后才可公布)

评论列表

0574-55126331客服热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QQ:

学驾驶,找驾校,上学车吧网站!面向全国学车族的专业驾培门户网!

Copyright © 2012-2013 学车吧 www.xueche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090379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