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岁中年人学车:“谁说我老了?”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网友
更新时间:2012-3-8 10:23:00
浏览:3285次
[摘要]
无 言
春光明媚,和风煦暖。阴沉了一个多月的春寒季节,难得这样一个好天气。
“科目三路考开始!”
随着考试中心考官的一声令下,我从容地踏下离合器,挂进档位,松下手刹,在确定周围安全后,缓慢地将车子安全并道上路行驶。车流人群较多的地方低速缓慢通过,坦途坡道,加挡减挡有条不紊,油离配合协调平稳。考官开心会意地笑了,我紧张的心也轻松自如起来了。
考试结束,考官一声“成绩合格”的公布,不啻一股春风暖流涌进我的心田,激动的我顿时像个年轻人,兴奋得跳了起来。至此,我
学车的三个科目四次考试全部通过,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四个月的心血终于没有白费。
我的
学车,是在退居二线以后,为了轻松下来的生活充实,也为了证明自己不服老的人生价值。
可报名那天,却遭遇到了尴尬。
“多大年龄?”
“56岁。”
“对不起,我们有规定,50岁以上的不能收。”
满怀兴致的我顿时像被泼了盆冷水,涌出一股无名怒火。
“国家都规定70岁以下的人可以开车,为什么不能收?”我也不依不饶。
“这事我做不了主,要找校长。”工作人员无可奈何。
找到校长,理由是:年纪大了,反应迟钝,很难教,考试也很难过关。我便理论:苦学苦练是我自己的事,能不能考试过关我会证明给你看,但你不能拒绝我报名。
好说歹说,才勉强报了名。
尴尬没有使我退却,因为我
学车不仅仅是为了开车,我要挑战,向年龄挑战,向生存能力挑战,向不断接受新生事物挑战。
理论考试前,我认真听课,精心复习,多看多记多理解。走进考场,便胸有成竹。第一关考试就获得了满分成绩,让我的
学车更充满了信心。
接下来是上车实践学习和训练。
俗话说:看花容易绣花难。
车子在行家里手的教练手中,离合、油门、刹车、方向、车速等操作,一切都娴熟自如,看起来好像很容易,可轮到我上车,却显得那样生硬,总是丢三落四,手忙脚乱。
十来天的倒桩训练,还是让我难以入门。不是碰擦桩杆就是中途熄火,不是车身出线就是移库不入。有时真让我感觉这是世上最难最难的考试了,难道真的是年纪大了?
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的我没有理由退缩。年轻人虽然反应快,难道我就不能笨鸟先飞多花时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没有磨不细的铁棒。
慢慢地,我在方向的准确把握,车速的控制,车库与车身位置的判断上潜心磨研,反复探索,逐渐也掌握了一些技巧,很快就能做到得心应手,准确入库移库。桩考终于又被我敲开了满分的大门。
生活的真谛有许多是要靠自己感悟的,这是我的
学车体会。有时教练示范讲解非常精准,但那只是指引,并不代表他讲了,你就会了。你非得要在训练实践中去细心揣摩,将要领化作自己的感悟,才能大彻大悟,游刃有余。
一切为了技巧的掌握,一切为了驾车的安全。这是我们在训练时提出的口号,训练场如战场,没有流血流汗,没有苦学苦练,那是打不了胜仗的。单边桥,起伏路,连续障碍,曲线行驶,坡道定点停车与起步,百米加减档,侧方停车,直角转弯限宽门,众多的考试项目,每一项都有它自身的特点和难度,虽不说是如临大敌,但在战术上,我知道要重视敌人,都得刻苦训练。有时天寒地冻,甚至风雪交加,我都能坚持在训练场上努力拼搏,有时为了加班训练,中餐就是一盒方便面充饥。环境艰苦,生活单调,但却能换来真实本领的提高,这其中的乐趣是局外人难以玩味的。
和我一起学习的同批学员,大多都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中年人极少,五十岁以上的仅我一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特点:接受能力强,反应快,易学易懂;但我也有我的优势:肯下功夫,沉稳谦逊,不易冲动。大家在一起,优势互补,长短结合,犹如一个大家庭,和睦相处,和他们在一起,我也像年轻了许多,充满了活力。相互指点,相互切磋,在乐趣横生的氛围中,大家的成绩提高都很快,充分体现了一种团队的精神,团队的力量,团队的温暖。
这就是生活,让我难忘的充实而又丰富的
学车生活。我的同龄人啊,千万不要说自己老了!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