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调查显示:不同气质类型司机交通事故发生率不同,胆汁质的人被认为是“马路第一杀手” 10月1日,重庆发生一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当日重庆市公路运输集团的一辆711路大客车,在从江北阳光城前往沙区三角碑的途中,遇到本队另一辆客车天然气用尽,随后转上来该车20名乘客。
当车驶入引桥右转弯道时,车速加快,越过相对方向的两个车道驶向路左侧,在斜向前行24米后冲上了人行道并撞垮护栏,坠入19.3米高的引桥下,共造成30人死亡,20人受伤。相关部门对此次事故进行原因调查发现,事故的发生与当时司机的不良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
像这样的恶性交通事故层出不穷,据统计,我国多年来每年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均在10万人左右,居世界第一。平均每5分钟就有一人丧身车轮,每1分钟都会有一人因为交通事故而伤残,交通事故被人们比喻成和平时期“没有硝烟的战争”。
而据最新的交通心理学研究显示,人的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影响非常重要,不同气质类型司机交通事故发生率不同,胆汁质的人被认为是“马路第一杀手”。
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司机,大多是胆汁质的人 在对交通事故进行分析时,人们往往更注重驾驶员的技术和对交通规则的遵守,而忽略了心理因素的作用。交通心理学研究认为,相对于技术因素,人的心理状态对交通安全隐患的影响更重要。
大庆行思心理咨询有限公司心理咨询师艾靖凯说,驾车当中,争强好胜的超越心理、生活中压力积聚而成的挫折感和一些无意识驾车的心理状态都比较容易造成交通事故。这些心理情绪的形成,与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又密切相关。
较早的心理学将人分为四种气质: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气质是人典型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行思心理咨询公司对当地的交通事故做了长期的调查发现,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的司机,大多是胆汁质的人。艾靖凯曾为大庆某采油场一工程车司机做过性格测试,测定其为胆汁质性格的人。该司机一次开车去两小时车程以外的作业山区,出车前因为孩子的问题而发脾气,便将挂挡挂满开快车,途中与一辆农用四轮车相撞而发生事故。
不愿与人结伴的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孙向红博士介绍,最近的心理学将人的特质分为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行等等16种,称为16维度,16维度中对驾驶员情绪的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方面有: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幻想性、独立性和紧张性。
乐群性是指人们与他人结伴的愿望程度。乐群性越低的人,社会适应性也就越差,可能会带有一些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人格,这种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稳定性则决定了人情绪波动情况,稳定性高的人比较中规中矩,情绪起伏小,开车时的安全系数也相对高。恃强性代表了一个人的好胜心理,通常开车时喜欢超车的人恃强性比较强。敢为性顾名思义,表现人做事的勇敢度,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冲动和富有攻击性。
以上这些属性上表现较差的人,可能会在驾车时做出攻击性驾驶的行为。攻击性驾驶行为是由开车时的急躁、烦恼,或带有愤怒的情绪引起的。一些驾驶者为了节省时间等目的,威胁其他司机或行人的利益,使其感到有危险而采取回避行为,或激怒对方使其产生恼怒的情绪。艾靖凯认为,人们都有操纵其他事物的愿望,在开车时,通过对机械的操作能够满足人们这方面的成就感。但是这种掌控一旦遭到破坏,比如遇到红灯或堵车,就会引起另一种本能,即攻击心理。攻击性驾驶虽然不是蓄意为了撞车或伤亡而做,但是往往因为驾驶者对情况判断失误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紧张性高的人开车最危险 另外,幻想性高的人容易“走神儿”。这样的人容易处于无意识驾驶的状态,给驾车带来一定的危险。独立性差的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比较低,需要别人的鼓励和帮助。这些人在开长途车的时候比较容易心理疲劳,最好配有副驾驶。艾靖凯认为,所有属性中,紧张性高的人开车最危险,因此他建议这些人尽量不要自己驾驶车辆。
调整心理平衡是关键 心理专家们认为,人的心理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激动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不利于驾车安全。因此,无论是哪种个性特征的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重点要做到稳定情绪。在心情激动的时候不宜驾车,或者迟后再驾车。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应注意驾车时的心理平衡。另外,一些专家还建议对驾驶员进行安全驾驶心理培训与测评。目前,英国、芬兰、韩国等发达国家每年都对驾驶员进行心理测量,以确保其行车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延伸阅读
四大气质类型司机心理调整方案
胆汁质:尽量少开长途车 胆汁质的人反应快,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动作就比较干脆有利,代表人物如张飞。胆汁质的人行车时的速度也较快,而一旦发生变故,其心理耐挫能力也最差,容易产生焦虑、急躁等激动情绪。专家建议对胆汁质驾驶员的缺点错误,不要当面批评,不要用“激将”法。另外,胆汁质的人尽量少开长途车。
多血质:可通过练习书法改变情绪 在易发生交通事故的调查中,多血质的人排第二。他们灵活性好,但情绪容易波动,意志力弱,不易集中。而驾驶需要一定的平顺性。情绪起伏大的人,随情绪变化开车时快时慢。人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比如工作碰到困难,不被同事接纳,或者在与亲友的交往中发生不愉快等。多血质人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这些压力的影响,不利于安全驾驶。此外,多血质的人比较粗心,时常疏忽对设备的定期检查,也给行车安全造成隐患。专家建议多血质的人可以通过习练书法等行为疗法改变情绪。在驾车训练时,可以采用团体训练的方式,着重进行踏实、专一、不开快车等方面的教育。
抑郁质:应经常作心理疏导 抑郁质的人思想比较狭窄,不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做事刻板、不灵活,积极性低。他们在驾车中容易疲劳。由于对社会的适应性不良,社会支持系统较差,因而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也比较弱,容易受各种压力所拖累而造成交通事故。几年前,北京曾有一名女性公交司机,在奖金发放上遇到些问题,在开车途中因反复考虑这件事而疏忽了交通安全而造成事故发生,死伤20多人。专家建议抑郁质的人应及时作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多寻找一些释放压力的渠道,而不是将所有问题放在心里。
黏液质:应在决断方面加强训练 黏液质的人认为是交通事故发生几率最少的群体。他们在驾车时操作稳定自如,不急不躁,有节奏性,且不易受外界干扰。但是他们自信心不足,在遇到突然抉择时容易犹豫不决。艾靖凯曾接待过这样一个患者,某次出车时,遇到一个突然冲出路面的小孩,由于不能及时做出抉择,车子剐到了对方的身体,所幸车速缓慢,没有造成重伤。但是却令这位司机对驾车形成了恐惧感,一开车便呼吸急促、血压上升。艾靖凯称,黏液质的人抉择的过程多、不果断,往往延误了短暂的判断时间而造成事故,所以应在决断方面加强训练。
[ 编辑:宁波学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