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09-12-15 12:56:00 浏览:1582次
刘阿姨的老公——“模拟驾驶台”制造者姚永椿,59岁,浙江工业大学老师。
“模拟驾驶台”所用零部件,全是姚老师找来的废品:旧沙发弹簧、破橱柜面板、捡来的自行车内胎、用完的玻璃胶喷嘴、吃完了的铁皮罐头、报废的水晶吊灯……
当初姚老师学车,还是刘阿姨拉着去的。而刘阿姨学车,是受她妹妹的鼓动。刘阿姨的妹妹,退休后受聘于一家私人公司,她学车又是受公司老板的鼓动。(刘阿姨说,妹妹那家公司的老板,今年大年初一还上过都市快报,一家人开家庭春晚,照片里低头吹笙的那个就是他。)
2月底,姚老师陪刘阿姨去黄龙报名学车。下午1点多赶到,号子已经发到1100多号了(当天限报1300个学车名额)。众人的学车热情极大地感染了姚老师,他当即决定报名。
理论考双双顺利通过,刘阿姨98分,姚老师99分。
上周六,姚老师上车操作,挨了师傅不少批评——他不是挂挡前忘了踩离合器,就是挂挡后忘了松开。姚老师反思:虽然自己把程序背得烂熟,但是实践太少,“还没有形成条件反射”。
作为浙工大高级实验师(职称相当于副教授),姚老师办事一向极其认真。那晚回到家,一个人坐在客厅,对着空气双手虚握,双脚虚踩,反复练习。
阳台角落有个旧塑料圈(用坏的水晶吊灯零件),姚老师越看越像方向盘,忽然就冒出自制一个“模拟驾驶台”的念头。
星期天,姚老师叮叮当当忙活一天,傍晚时分大功告成。他十分满意,叫上刘阿姨,夫妻俩轮番“上车实习”。
那晚姚老师高兴,多喝了两杯绍兴老酒。刘阿姨练完,让姚老师接着练。
姚老师笑着说,今天不练了——酒后不能开车啊!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