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原创 更新时间:2009-12-14 9:41:00 浏览:2173次
随着近年来,汽车数量的逐年加剧,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也在逐年加剧。在先前的文章中,小编已经介绍了一些安全驾驶的注意事项和技巧。在这里小编要提醒您注意开车时的三个“危险时段”,值得警惕。
上午11时至下午1时。经过上午的劳累,司机的大脑神经已趋疲劳,反应灵敏度减弱;加上有的长途车司机急于赶路,把本该吃饭的时间一拖再拖,有的干脆每天只吃早、晚两顿饭,中午时饥肠辘辘、腹中空空,手脚疲软极易出现意外。而午餐后人体内大量血液作用于胃肠等消化器官,脑部供血相对减少,因此会出现短暂的困倦感,使注意力分散。所以,这段时间要避免疲劳开车。
每天17时至19时发生的交通事故约占全部事故的1/4,因此尤须小心。黄昏时分光线由阴转暗,司机容易出现视觉障碍,会导致判断失误、措施不当;加上经过一天的旅途劳顿后,会出现眼干、喉燥、头晕目眩、耳鸣、出虚汗、打哈欠等一系列疲倦症状。此时如不停车休息,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午夜1时至凌晨3时,万物处于“休眠状态”,使司机容易产生道路“空旷”的感觉,于是会超速驾驶,结果常见司机把车撞到路边的树上、建筑物上还浑然不觉,而且这段时间人的生理节律处于大脑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手足血管神经僵硬麻痹的状态。由于极度疲劳,心脏功能不好的人还容易诱发心脏骤停、心肌梗塞和脑血栓等,这些都潜伏着交通事故的危机。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