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网络 更新时间:2009-12-14 9:28:00 浏览:1898次
12月13日上午,兰州市蓝天驾校一教练车因逆行撞上一辆公交车发生意外,当场造成车内5人死亡,死者中包括3名该驾校的学员,2名驾校教练员。后排的3名女学员均是当日前往西宁考驾照的。为何兰州市的学员要舍近求远去西宁考驾照?不可争辩的事实是,对照外地高出兰州市很多的驾照过关率,加上学车容易拿照难,使得西宁成了急于拿到驾照的本本族的首选之地。
与驾校有关的车祸屡屡发生
12月13日上午,一辆兰州蓝天驾校的教练车逆行发生车祸,造成车内5人当场死亡,其中后排三人是该驾校的学员,前排两人为驾校教练员。仅仅一瞬间,5个鲜活的生命消失了,5个原本幸福的家庭破碎了。而驾校和车祸挂钩,这个看似无必然联系的两个事物,近年来却频频一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异地考照引发的悲剧
12月13日上午,兰州市蓝天驾校一教练车因逆行撞上一辆公交车发生意外,当场造成车内5人死亡,死者中包括3名该驾校的学员,2名驾校教练员。尽管惨祸发生后蓝天驾校相关人员一直不承认出事车辆当天是前往西宁考驾照,称车辆是去西固练车的,但死者家属已证实,后排的3名女学员均是当日前往西宁考驾照的。
为何兰州市的学员要舍近求远去西宁考驾照?不可争辩的事实是,对照外地高出兰州市很多的驾照过关率,加上学车容易拿照难,使得西宁成了急于拿到驾照的本本族的首选之地。而在激烈竞争的背后,是驾校争取到更多的学员和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一批又一批考照人在驾校的组织下,纷纷前往西宁考照。也正是在异地考照的狂热下,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惨祸,葬送了5条鲜活的生命。
车祸连连为哪般
12月13日发生的这起车祸,是今年兰州市发生的最严重的车祸之一,表面看似乎是偶然,然而细心的人却不难发现,近年来与驾校有关的交通事故屡有发生。
2004年,兰州新兴驾校一名19岁的女学员由于教练指挥、采取措施不当,驾驶教练车冲下山沟,造成该学员高位截瘫。2005年11月,兰州万达驾校教练和4名学员上路练习时发生车祸,造成2死3伤。2006年11月22日,兰州森宝驾校一名女学员在北滨河路中立桥附近的练车场练车时,误将油门当成刹车,开车冲进黄河,所幸在众人抢救下,该学员被成功营救,究其原因,教练的脱岗和练车场地的严重违规是事故的主要原因。
兰州驾校市场鱼龙混杂
常见驾校有点“简单”
在兰州,常见的驾校模式都很简单,不多的旧车、租住的办公室、租借一块场地、鲜艳的招生横幅,有的还立着学员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但这些多是“虚架子”。在中山林某驾校的训练场外,一溜排开了4所驾校的报名点。里面的场地更是严重不达标,坑坑洼洼的地面,几根杆子,几辆旧车,一个正在“摸索”倒杆技术的学员。
记者在连日的走访中发现,如上述驾校般不达标的驾校很多。在北滨河路、东岗等地方的不少驾校里,依然有没有牌照的报废教练车、没有上岗资质的教练,及徒有虚名的培训基地、没有安全防护的训练。在小达坪和北滨河路的一些驾校,记者注意到,虽然场地达标,但场地另一边却要么临崖,要么是傍河,而且没有任何防护设施。面对如此现状,这样的驾校环境不能不令人担忧。
新规之下,老校依旧
2006年4月1日,根据交通部2号令颁布实施的《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对驾校的硬软件设施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规定。新规定从驾校分类、教练车数量、教练场面积标准、安全防护装置、软件要求等方面都做出了具体的量化规定。
可就在新规已经颁布一年多的今天,兰州的60余家驾校多数还是“一如既往”地“我行我素”。 面对新规的各种要求,驾校各有“招数”应对,靠“挂靠车”充数量、用报废教练车、租块场地应付检查等违规现象在兰州屡见不鲜。在这种情况下,发生事故似乎也有因可寻。
“我觉得我就是‘马路杀手’”
学时严重缩水让学员技术难精
“报名时承诺上车时间30小时,学下来连20小时都不到。”小王于2006年5月开始学车,他坦言,在驾校不足40天的学习时间里,他平均下来每天只能摸几分钟方向盘。“我父亲就是一名老司机,他对我的技术嗤之以鼻。”小王说,他父亲学驾驶的时候要3年才能上路,第一年跟着师傅学机械常识等修车知识,第二年跟着师傅学驾驶,第三年原则上算出师,但还不能单独驾驶。“现在的驾校学习压缩到了40天,而且理论知识是自学的,考照又能去外地,手艺可真不敢细看。”小王笑着说。
魏先生2006年8月份拿到了驾照,“我觉得我就是‘马路杀手’。”魏先生说,因为工作忙,他从开始学车就没有一天是按课时安排参加培训的,就连考试都是去外地“走了过场”,刚拿到驾照的当天,他开着朋友的车上了路,“时速飚到100多公里了,但手忙脚乱地不知道刹车在哪里。”魏先生说,当天他就出了车祸,所幸伤势不算严重,但此后,他再没有独自驾车上路。
缺少资质,师门难出“高徒”
日前,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局下发规定,驾校从业人员将进行教练员资质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持证上岗。但在兰州的驾校里,没有资质的教练仍是主力军。“有经验的就是好教练,”这是驾校这一行业选教练的“行规”。在这种标准下,“老师傅”理所当然地成为一些“问题驾校”的骨干和主力军,而有没有上岗资质变成了次要问题。
与此同时,教练“吃拿卡要”已经司空见惯,而且几乎是每个学车人都经历过的事。虽然这种做法与整个驾校培训行业提倡的“讲诚信、重质量”的服务理念相差甚远,也引起学员的反感,但在人多车少、拿照要紧的现实面前,许多学员只能选择主动“孝敬”。
管理两头翘 监管成空白
低门槛、松监管凸显“驾校风险”
驾校管理的主要依据为2006年交通部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管理规定》、《甘肃省道路运输管理条例》和《甘肃省汽车驾驶员培训管理办法》。驾校的审批备案由兰州交通部门负责,驾校考试主管是兰州交警车管部门,有人管前、有人管后,但中间的办校监督却成了空白。
在这种背景下,众多不达标驾校得以迅速发展,不仅如一颗毒瘤般危害整个行业的存活,更成了交通事故的导火索。而在事故发生后,受害者的索赔也因驾校无支付能力变得“有气无力”。2004年新兴驾校发生事故后,虽然法院判定驾校赔偿90余万元,但随着驾校的“蒸发”,一名19岁学员只能独自承担高位截瘫后的精神和肉体创伤。在万达驾校2005年11月事故中的死者家属和伤者至今也没有得到任何赔偿。对于12月13日的车祸,业内人士认为驾校全额赔付“很费劲”。
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很多地方在驾校监管上存在弊病,监管空白并不是兰州一家。但随着驾校监管弊病的不断暴露,随着“马路杀手”越来越多地危及大众安全,不少地方的措施可为我们提供借鉴。2006年6月,宁波对到周边省份考驾照的本地人说不,全面封杀异地考照回来的“马路杀手”。2007年7月,泉州下发《泉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试行)》,办法中规定,驾校教出“马路杀手” 三年内负“连带责任”。
学车吧:学车是为自己,也是为了这个社会,所以相关部门应该付起相应的责任,才不失自己的职业道德.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