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宁波学车吧 更新时间:2014-7-25 17:32:00 浏览:1706次
我的故乡浙江余姚泗门镇,其北临杭州湾,紧靠杭州湾跨海大桥,素有“名邦之源”、“阁老故里”之誉。泗门是明代内阁大学士、状元谢迁的故乡,建有谢家宗祠,保存较好。记得当年刚懂事的那会,奶奶就告诉我老家泗门镇上许多尘封的往事,而其中有关谢阁老的故事至今令人难忘......
明正统十四年(1449)12月28日,谢阁老出生于泗门丛桂桥北侧一座普通的四合院里。这座房子由谢阁老的祖父谢莹出资建造。谢莹字怀玉,号直庵,历任浙江布政司从事、光禄寺珍馐署丞。相传房子刚落成不久,谢家搬进去还没几天,谢莹的大媳妇邹氏就临盆生产了。时谢莹在福建任布政司都事,听到这个喜讯,根据《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伐木》中“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给新生孙儿取名“迁”,字“于乔”,号“木斋”。后来谢迁于弘治年间入阁任大学士,民间便尊称他“谢阁老”。按明代官制,一品官可以上封三代,推及曾祖父、祖父、父亲都赠封和谢阁老相同的官衔,即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傅、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谢莹的这座宅院也因此叫大学士第。
明正德六年(1511),谢阁老倡议在泗门龙舌桥西北建谢氏始祖祠堂(又名谢氏大宗祠、谢氏家庙)。其次子、弘治十八年探花、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谢丕具体承建,四子、后军都督府都事署左军经历谢亘捐助地基,长子、礼部仪制清吏司员外郎谢正题写门额“泗门谢氏始祖祠堂”。初时仅一进,曰“宝树堂”,中奉宋迁余姚始祖长二公神主,东西分奉谢氏十八房昭穆神主。嘉靖十年2月18日谢迁去世,旋谢丕复建第二进,曰“三太傅祠”,奉晋太傅谢安、宋太傅谢深甫及明太傅谢迁等塑像,祠前东西各建“太傅流芳”及“东山并秀”跨路牌坊,并在祠前湖面上造“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人工景点。清同治元年,祠堂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惟门楼因砖石结构幸免于难。光绪年间,谢氏族人又集资重建,且规模胜过旧制。2003年后,泗门镇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对谢氏始祖祠堂进行保护性修复,2011年1月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家祖辈的老宅离谢氏始祖祠堂仅四十多米,一条小河在屋后不远处静静的流淌,河边的台阶是奶奶以前经常淘米和洗衣服的地方。站在河边我仿佛有穿越500年时空感觉,当年谢氏列祖列宗扬眉吐气、大兴土木的热烈场面似乎扑面而来。而如今的泗门镇不但是一座悠久历史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浙东古镇,而且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镇、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省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宁波卫星城试点镇”等荣誉称号。作为谢氏的后代我释怀之余,不由得感慨万分,先人恩泽与我的何止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他们一生勤劳、智慧、诚信、节俭、友善等做人的准则,才是我们后人取之不尽的财富。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