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宁波学车吧 更新时间:2014-6-28 15:46:00 浏览:1387次
简介:宁波第一千年古道-嵩岙古道(也叫大嵩岭古道)是明朝修筑,是大嵩、咸祥居民向北通往沪、杭、甬的交通要道。石弹路面,路面宽约1.5米,路两侧用溪石砌筑。
都说春天是探访古道的最佳时节,于是禁不住朋友的盛邀,周末一大早,就跟朋友背上行囊开始了“徒步自虐”。这次徒步自虐“的目标就是宁波榜上有名的十大古道之一——大嵩岭古道。
大嵩岭地处瞻歧镇西城村,可以说是明、清时期修筑的一条管道,是当时大嵩、咸祥居民向北通往沪、杭、甬的交通要道。其终点为东钱湖区的洋山岙村。
披着一身的春光,伴着稀落的鸡鸣狗吠,顺着一片片农家阡陌田园,一条古朴、悠长的鹅卵石山道渐渐开始把我们引向古道的深处。可没走几分钟,山路渐窄,脚下也不再见卵石踪影。古道两侧铺天盖地满是没人的箬竹,和半枯的长叶簌,这大概是古道鲜有人探访的缘故吧!
进入古道前,农家的田园风光
刚开始一程,尽管山道狭小,杂草丛生,但大家一路点探,一路说笑,前呼后应,感觉妙趣横生。不知不觉中风景开始异样了起来,我们不仅看到了风韵依存的古石桥、婀娜多姿的青草碧树,还看到了澄碧晶莹的水塘和那五颜六色闪亮、耀眼的野花,更令人叫绝的就是古道旁那条叮叮咚咚忽左忽右跳跃着的小溪,给我们的探访徒增了几分快乐和灵气。可谓是:绵绵古道,步步是景;涓涓山泉,曲曲动听。
古道上的座座石桥与淙淙的小溪构成美丽的风景
整条山道很平缓,没有半点的羁绊,跨过一座又一座虽被杂草枯树遮掩但古朴风韵依存的小石桥,面前竟出现了一方澄碧澄碧的水潭,之所以称它为水潭,是因为它的面积仅有半亩的样子,在一路几乎只闻溪声,难见溪水的古道中,突然遇到这半亩的方塘,着实让众驴友惊喜了半天,大家纷纷弃包而下,掬一捧清凉的潭水或敷面,或玩耍,顿时情趣陡生。
踩着脚下石峰中刚刚探出头的绿乎乎的小草芽,伴着叮叮咚咚的溪流继续徙步前行,甚是惬意!“快看,‘冰火’两重天,好奇特的景色。”在一位驴友的大叫声中,大家举目前望,只见,古道左边是一片光秃秃的水杉,正直直地威严挺立,而古道右边则是苍翠欲滴的松柏,正摇曳着婀娜的身姿。虽然只一道之隔,但演绎的绝对是冬夏冰火两季的美景。大家不约而同,纷纷举起了手中的相机,一阵猛拍。走近细看,你会发现杉木身上其实披着一层极薄极薄的嫩黄纱裙,脚下穿着一双五颜六色的“绣花鞋”呢!嘿嘿!似乎是想给自己光溜溜,而又单调的身躯增光添彩吧!接着在古道的顶端,我们看见了一片小竹林,竹林下方有几椽旧房,数畦菜地。大概这是护林人的住所吧?外观院墙已经被风雨剥蚀得斑驳,门楣上方,依稀可见的只有那枚端端正正、硕大的红五星,见证了古道的沧桑。
站在岭顶,回首远望那冰火两重天的美景,此刻我完全可以把古道之美比做一幅超越经典,自然天成的行草书,它的浓淡疾涩,捩折流转,提按顿挫,迟塞畅达中无不透着一种脱俗之美,古朴之韵。
其实,天地万物,各有所自。唯目遇之而成色,耳闻之而为声,肤触之而有感,若心能会之乃至了悟。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