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鄞州政府网 更新时间:2014-2-24 9:40:00 浏览:10460次
古道有着悠久的历史沉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文化和旅游的载体。鄞州曾有百余条古岭道,随着时代变迁,大多数古道渐失其用,消失在岁月中。现今,留存的古道已经成为许多健身爱好者的“绿色健身器”。这种边游览、边锻炼的健身方式,成了很多人绿色生活的一部分。
线路:横溪镇周夹岙村——东钱湖镇城杨村
交通:从宁波乘111路公交车、629路公交车到横溪镇
“四面八方来横溪,亭溪古道本秀丽,上山既到亭溪岭,何不再登百步剑。”这首广为流传的诗句讲的就是横溪镇亭溪岭古道,一条古时的军事要隘。如今,它却成了许多群众旅游健身、放松身心的场所。
亭溪岭又名藤溪岭,旧时也称藤气岭,据位于岭脊的祥云亭中石碑所记为亭溪岭,沿岭有亭有溪,此名文雅大气,但石碑中又记旧时也称藤气岭,大概是翻山越岭后一身热气腾腾所致。而《鄞县志》中则称藤溪岭,即是沿岭有藤有溪所为。
古道坐落在鄞南横溪周夹村地界,是著名的百步剑峰之肩,海拔300多米,从岭下周夹村到岭顶沿亭溪逆上有一条用鹅卵石铺就的古道,全长1668米,2700余步。此道松弛有序,陡缓适中,路面宽阔,是鄞南横溪古镇八条健身古道中的第一道,现称“亭溪古道”(小编有幸徒步于该古道,有些地段感觉很陡)。
亭溪古道是鄞州当前游人最多的一条古道。由于是第一次踏上古道,不时有游人超过我们,偶尔也有游人停下来和我们聊几句。他们告诉记者,双休日是游人最多的时候,仅底下的停车场就停着好几百辆车,一天的游人至少有四五百人。今年六十开外的陈师傅夫妻俩,一大早就从宁波市区开车来到这里,还特意带来了一个纯净水桶。他们告诉记者,这条古道他们已经走了2趟,这里的溪水特别清洌可口,所以今天要带一桶回去。
走完整条古道大概需要1个小时,沿路主要有四处平台,每个平台上都有凉亭供游人休憩。亭联是亭溪岭的一大特色。
第五亭在第一平台,写着“公公十分公道,婆婆一片婆心”。第二平台上的老万寿亭初建于200多年前的清嘉庆辛未年,“停停须观身边物,去去思寻任是难”之联提醒过往来客走时勿忘物品;新万寿亭由民间集资建于2007年,“岭上峰峦千年不变,亭前草木四季如春”、“如果岭头同歇足,不妨亭内暂聊天”两副对联为桑文磁先生所撰书。祥云亭在第四平台,造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二月,上世纪90年代再修,近又修,经过多次修缮,祥云亭显得更成熟完美,“爱此间坐一刻便是一刻,想归路走几时早到几时”、“行行行行行且止,坐坐坐坐坐再走”两副对联别有意味。
亭溪古道风光优美,沿路景点诱人是吸引游人前来的又一原因。入口处有庄严肃穆的月堂寺;有舒适幽静的藤溪家园别墅群;有玲珑秀气的亭溪龙泉小水库;有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踏入古道,当时已是94岁高龄的桑文磁先生所书《亭溪古道》石碑首先映入眼帘,背面还有桑老所撰亭溪即景诗一首,为著名篆刻家张世鸿先生所书,使古道增添了不少风采。
由于古时曾是军事要隘,古道沿途有太平军战斗遗址旧迹、金蟾听涛、亭溪映秀、净心石、福地仙阶、玲珑飞泉、松竹清韵等景点可欣赏;两处龙泉水可解渴;路半对面山腰还有月涛寺可听涛声依旧;登众安塔可望竹海平原。
从岭顶翻山便来到了东钱湖城杨,沿山横行即到著名的白云禅寺,也可走小田岙到白云岗连接松石岭。若从岭顶逆上就到海拔465米的百步剑峰,峰顶有明清时期的烽火台,有航标铁塔,省军区司令部的测绘标志,还有一块骆驼石,人站峰顶四周风光一览无遗,好一派山水美景。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
评论列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