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报名

姓名:

电话:

场地选择:

驾照类型:


免费咨询热线

0574-5512633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在线咨询

2036172051

扫码获取
更多资料

关于我们常见问题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2025 年 8 月 13 日 星期三

心理和个性与开车安全

作者:宁波学车吧 来源:宁波学车吧综合编辑 更新时间:2010-9-15 11:09:00 浏览:5351次

[摘要]

                                            心理情绪与安全驾驶

    目前,交通安全管理已成为各级安全管理的重点。近年来,小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单位公务用车也逐年增多,且车辆档次越来越高,一旦发生事故,动辄就损失上万元之多。日常生活中交通安全尤其因违章驾车发生事故的居多,要想控制交通事故发生,各级就必须加强日常管理,严格把握驾驶员素质关。因为稳定的心理素质是机动车驾驶员实现车辆安全行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他每时每刻都会影响机动车驾驶员的行车安全。尤其是单位车辆管理干部应对本单位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进行深层次的研究分析,掌握每位机动车驾驶员的心理特征变化,有利于车辆调度,减少因驾驶员心理变化引起的交通事故。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有情绪、注意和意志三项心理特征是最常见的,它直接影响着机动驾驶员在从事驾驶活动中所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

  一、驾驶情绪影响交通事故

  心理专家们认为,人的心理因素对交通事故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上。激动的情绪,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不利于驾车安全。因此,无论是哪种个性特征的人,都应该正确认识自己的性格特点,重点要做到稳定情绪。在心情激动的时候不宜驾车,或者迟后再驾车。越是容易情绪化的人,越应注意驾车时的心理平衡。

  心理学将人的特质分为包括乐群性、聪慧性、稳定性、恃强行等等16种,称为16维度,16维度中对驾驶员情绪的影响比较大的几个方面有: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敢为性、幻想性、独立性和紧张性。

  乐群性是指人们与他人结伴的愿望程度。乐群性越低的人,社会适应性也就越差,可能会带有一些反社会人格和攻击性人格,这种人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稳定性则决定了人情绪波动情况,稳定性高的人比较中规中矩,情绪起伏小,开车时的安全系数也相对高。恃强性代表了一个人的好胜心理,通常开车时喜欢超车的人恃强性比较强。敢为性顾名思义,表现人做事的勇敢度,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一个人是否冲动和富有攻击性。

  以上这些属性上表现较差的人,可能会在驾车时做出攻击性驾驶的行为。攻击性驾驶行为是由开车时的急躁、烦恼,或带有愤怒的情绪引起的。一些驾驶者为了节省时间等目的,威胁其他司机或行人的利益,使其感到有危险而采取回避行为,或激怒对方使其产生恼怒的情绪。人们都有操纵其他事物的愿望,在开车时,通过对机械的操作能够满足人们这方面的成就感。但是这种掌控一旦遭到破坏,比如遇到红灯或堵车,就会引起另一种本能,即攻击心理。攻击性驾驶虽然不是蓄意为了撞车或伤亡而做,但是往往因为驾驶者对情况判断失误而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

  另外,幻想性高的人容易“走神儿”。这样的人容易处于无意识驾驶的状态,给驾车带来一定的危险。独立性差的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比较低,需要别人的鼓励和帮助。这些人在开长途车的时候比较容易心理疲劳,最好配有副驾驶。所有属性中,紧张性高的人开车最危险,因此他建议这些人尽量不要自己驾驶车辆。

  二、不良驾驶心理

  1、好胜心理

  持这种心理的驾车人多为年轻的男士,他们爱在众人面前显示自己高超的驾车技术,争先恐后,见空就钻、见缝就挤、见慢就超,不管不顾其他人的感受,有时急事赶路,前面的车偏偏蜗牛爬行般我行我素,鸣号闪灯无济于事,一怒之下找个间隙,左穿右插,不顾一切地超过它,还故意在它前面以更慢的速度阻它几分钟以作报复;有的车极为野蛮地超自己的车,仿佛不可一世,心里不服气,就一脚油门踩到底,飞起车来与它一较高下,直到决出胜负。以这种心理开车,缺乏对环境准确判断和不能冷静处置情况,一旦遇到险情就会惊慌失措,从而引发交通事故。

  2、挫折心理

  每一位驾车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顺心的事,事业发展遇到瓶颈、和太太或女友吵架了、孩子考试成绩不好……而每个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又不相同,一但驾车人所承受的这种心理压力超越了他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思绪紊乱的心理状态,导致驾车人注意力不集中,只会是机械地、无意识地驾车,此时若遇到危险情况就很难避让了。

  3、情绪化心理

  遇到高兴的事情,情绪亢奋、手舞足蹈,注意力完全不在驾驶车辆上或兴奋的盲目开快车。遇到不开心的事情,看什么都不顺眼,前车开慢了,后车强行抢道、强行超车了,从而引起情绪冲动,在盛怒之下不顾一切地急速追赶,这种驾驶心理是极易引起事故的一种心理。

  4、冒险心理

  有些路段的路标上写着:“事故多发地段,减速慢行”、“路窄,严禁超车”可驾驶员却熟视无睹,依然我行我素,想怎么开就怎么开。明知道路口、弯道要减速,可还是高速行驶、过弯。把一般的道路当赛场,把自己的车当F1赛车。这种心理开车往往把交通法规和危险统统抛在脑后,可随之而来的就是事故。

  三、安全驾驶的心理调解

  1.加强情绪心理稳定的调节

  消除紧张、急躁、侥幸、称雄的情绪,积极坦然地对待周围的人和事,避免过激的心理活动,做到“养心在静”,注意保持心理平衡状态,就容易规范驾驶行为。这是良好驾驶心理的基础。

  2.培养注意心理的自我调节

  注意力集中是合格驾驶员最基本的心理品质,也是防止交通事故最基本的条件,开车时不打手机、不吸烟、经常进行自我提醒:“我在开车”、“我不能想别的”、“开车安全第一”等等。

  3.创造舒畅而轻松的工作环境和休息环境

  注意改善自己的休息环境,并从事一些有益的休闲活动,如听听音乐看看书,消除精神和体力上的疲劳,保证充足的睡眠,也是帮助驾驶员克服不良驾驶心理的重要途径。驾驶是颇费精神的。保持充沛的精神,是安全驾驶的必要条件。

  4.调适情感心理环境

  领导对驾驶员要多鼓励,安排适当的工作,提醒驾驶员定期进行体格检查,帮助驾驶员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不让其背着包袱开车。家人对驾驶员要多关心,多体贴,使驾驶员心情愉快,精力充沛。驾驶员也应讲究人格修养,扩大心理容量,提高心理承受力和应激力。

  5.重视交通法规的学习和培训

  经常开展交通法规的学习和培训,对典型的交通事故案例进行解剖,以提高驾驶员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我相信通过培养好的心理素质、提高驾驶技术以及遵守交通法规,大家都可以成为一个安全行车的好驾驶员,将降低事故率进行到底。

  有关专家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和技术对个性与行车安全进行了大量研究,说明了事故倾向性个性特征的存在:即在同样情境下,有些人因个性原因比另外一些人本质上更易发生事故。

  研究表明:

  外向型性格比内向型性格更容易肇事,且随着外向型程度的增加,肇事可能性增大。

  经常违章和肇事的驾驶员个性表现为易冲动、易紧张、偏执、偏激、自私、疑心、压抑、过分自信等;安全驾驶员更多表现为敏感、紧张程度高、爱思考、冷静等特点。

[ 编辑:宁波学车吧 ]

分享到:

发表评论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暴力、反动的言论。


验证码: (前200个字符有效,您的评论在管理员审核后才可公布)

评论列表

0574-55126331客服热线: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QQ:

学驾驶,找驾校,上学车吧网站!面向全国学车族的专业驾培门户网!

Copyright © 2012-2013 学车吧 www.xueche88.com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09037948号

51La